【北台灣新聞中心】
今下午2點接獲通報,本縣某國小陸續有學生發生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不適症狀。衛生局指出,部分發病同學沒有吃營養午餐,因此初步判定疑似腹瀉群聚案件。
教育處指出,學生最早發生症狀約中午12點多,且發病學生集中於同一個班級;截至下午6時為止,累積已發病學生為11人。經疫情調查顯示,部分學生並未食用營養午餐,僅食用鮮奶或麥片,並無共同食用之食材。
衛生局指出,已於今(3)日下午派員前往學校進行疫情調查,將同批號鮮乳等送驗,人體檢體也陸續採集中。
教育處指出,目前不適學生至醫療院所診治後已陸續返家休息。學校也針對廁所等地方進行消毒,將持續追蹤通報學童健康狀況。
衛生局提醒,勤洗手是防範諾羅病毒的重要措施;而民眾亦應減少觸碰口鼻,並養成良好的個人及食品衛生習慣。特別是在如廁後、進食前和準備食物之前,務必使用肥皂或洗手乳及清水澈底清洗雙手,因為酒精或乾洗手液並無法有效殺滅諾羅病毒,如有嘔吐、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及落實生病在家休息,以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也請大家特別注意,由於諾羅病毒不易被酒精所殺死,請大家務必以肥皂與清水澈底洗手,才能根絕此一病毒。
教育處強調,縣府對校園食品安全一向採取「零容忍」的態度,未來將持續與各相關單位密切合作,並滾動式檢討現有食安管理機制,以最高標準守護學童的健康。
相關資訊可至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查詢,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本縣防疫專線(03-9357011)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