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義忠台灣故事館》第10檔展覽開幕~「洪瑞麟《我的畫就是礦工日記》&阮義忠《地底的光》」

[記者林美玉/宜蘭報導]

《阮義忠台灣故事館》第10檔展覽開幕,檔期展覽時間為4月10日至6月28日主題為「洪瑞麟《我的畫就是礦工日記》&阮義忠《地底的光》」,展出洪瑞麟先生在樸質筆觸中散發張力的礦工繪畫,以及阮義忠老師在1977到1980年所記錄的台灣礦業黃昏年代的礦工照片,礦工之子江聰淵市長在開幕典禮上暢談對礦工的印象。

阮義忠老師談及此次展覽感謝同樣是臺北大稻埕出身的藝術家、文學家與藝術史學者謝里法老師,提供洪瑞麟作品幻燈片給,透過分色製版輸出,成為這次展出的展品。

洪瑞麟(1912-1996)出生於臺北大稻埕,1929年就讀成淵學校(今臺北市成淵高中)夜間部,白天則在「臺灣繪畫研究所」接受石川欽一郎指導,1931年就讀日本帝國美術學校(今武藏野美術大學)西畫本科,出現陽剛勁樸的畫風,以及開始關注勞動階級,成為日後礦工畫的根基。畢業後於1938年回到台灣,到倪蔣懷經營的瑞芳煤礦工作,自此開始以礦工作為創作題材,建立出與眾不同的繪畫風格。洪瑞麟在瑞芳與礦工一起生活、工作,以日記式速寫技法描繪滿是塵灰、汗水的礦工。1961年遷居臺北,受邀至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教授素描,1972年退休。此後以旅遊寫生為主,留下不少風景創作。1980年隨子女移居美國,晚年以「太陽、雲、海」系列著稱。洪瑞麟35年的礦工繪畫,為臺灣土地苦難的靈魂留下史詩般的生動紀錄,風景創作亦充滿了對土地的情感,色彩鮮明、筆觸真誠而樸實。

阮義忠老師這次展出的《地底的光》,是由阮老師1977-1980年在《家庭月刊》發表過的三次採訪資料擴充而成,照片拍攝地點包括苗栗縣泰安鄉錦水村龍山部落的圓墩礦坑、新北市土城區的海山煤礦、新北市瑞芳區的瑞三煤礦與猴硐煤礦;圓墩礦坑位於苗栗縣泰安鄉錦水村龍山部落,附近從日本殖民時代一直到現在都是溫泉勝地,阮老師1979年時本來只是跟朋友去泰安溫泉散心,沒想到卻拍攝到一個如今已鮮為人知的小礦坑:圓墩礦坑,此外,也透過礦坑通風專家黃勝雄先生的引介,讓阮老師有機會進入到以往嚴禁媒體採訪拍攝的礦坑中,包括台灣第一大礦場瑞三煤礦、第二大礦場海山煤礦以及猴硐煤礦,記錄下礦工們的身影,向與台灣土地最貼近的人們致敬,也向洪瑞麟先生致敬。

宜蘭市長江聰淵表示,礦業自日本時代到40年前,曾經是台灣最重要的出口產業之一,直到1984年台灣礦災頻傳,以及礦脈的耗竭,台灣礦場隨著種種因素關閉,礦工的身影自台灣的土地上淡出;我們藉由洪瑞麟先生鮮明真樸的礦工繪畫,以及阮義忠老師真切動人的礦工照片,回顧台灣過去胼手胝足努力營生的這段歷史,請讓阮義忠台灣故事館再次給各位朋友帶來感動。 

《阮義忠台灣故事館》持續辦理常態性攝影工作坊,歡迎市民踴躍報名參加,報名請洽官網-攝影工作坊頁面:http://culturaltour.e-land.gov.tw/stories_of_taiwan/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加入FB粉絲團,可獲取更多關於我們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