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美玉/宜蘭報導】
有鑒於目前水稻田多採用機械化式耕作,傳統農作方式漸漸讓人淡忘,孩子因為不瞭解米飯的來源及稻米栽培的過程,無法對「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傳統農業精神產生認同。羅東鎮立幼兒園112年「食農教育~愛稻永遠系列活動2~親子插秧」,在現場300餘位師生的共同參與中,於112年3月9日上午10點在羅東鎮立幼兒園旁稻田區熱鬧展開。
羅東鎮立幼兒園發展在地食農教育課程,近年來,規劃許多以幼兒健康發展為目地的在地化特色課程。其中「111年食農教育~愛稻永遠系列」課程,深獲各界及家長好評,活動並榮獲行政院農委會「食農教育推廣徵案」創新組「優等」成績,獲中央補助經費新台幣50萬元整。
因此,羅東鎮立幼兒園特別在112年再度辦理「食農教育~愛稻永遠系列」課程,讓小朋友從認識稻子的種類及各項農具名稱開始,配合稻米浸種、育苗、插秧的生長歷程,希望透過跨領域的實作體驗課程,引導幼兒思考「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的意義,關心身邊生活與環境,理解食物、健康、環境間的交互連結。
吳秋齡鎮長表示:「稻米」是國民飲食之本,更是台灣農業文化重要的象徵,希望藉由推廣「食農教育~愛稻永遠」的友善耕作課程,能把「惜福與環境關懷」的意義傳達給家長與小朋友,進而培養勤勞與互助的人格特質,提升家長與小朋友們對在地文化與周邊環境的情感與認同。
羅東鎮長吳秋齡也特別感謝吳李秀鳳女士慷慨提供稻田,簡火順先生、吳逢春先生義務擔任各項農事的指導老師,希望經由完整幼兒教育環境網絡的規劃及耆老長輩們的協助,讓羅東囝仔以「教」在羅東、「育」在羅東為榮,也期許藉由活動的推廣,在良田間播下一顆顆良善的種子,未來能收獲人與土地之間共同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