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灣新聞中心】
「老安~我回來了,我會走路了!」81歲阿賀阿嬤,中風失能入住機構,加入計畫3個月後,阿嬤用自己雙腳回到頭城山區老家。宜縣長期照護服務管理所自109年透過團隊輔導「減法照顧」模式,今年邁入計畫第2年,除10家住宿式機構參與之外,更於今(10)日世界人權日發表計畫導入成果,號召更多機構加入行列。
宜縣至110年10月止,老年人口比率為17.87%,正朝向超高齡化社會邁進,住宿式長照機構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為提升轄內住宿式機構品質及改變長輩入住機構只會漸趨退化,退化後功能又不可恢復的傳統觀念,宜縣長期照護服務管理所與弘光科技大學生活自立支援執行辦公室攜手合作,於縣內10家機構導入計畫,並組成跨專業輔導委員,包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及語言治療師等,在半年內進到機構輔導達64場次,共同翻轉長期照護觀念與做法。
計畫共有51位長輩參加,平均年齡80歲,經過半年的努力,長輩笑容變多了、精神變好了,甚至有長輩完成人生最後一哩路的盼望,圓夢後回到了天家。家屬說:「看到自己的母親原本遺忘的功能被漸漸找回,非常感謝。」另透過照護策略的調整,減輕第一線工作人員的體力負荷,更找回長期照護的信念與價值。在機構服務6年的照顧服務員阿香說:「一開始調整照護模式很不習慣,但經過老師的指導,現在真的輕鬆很多。」
縣長林姿妙期盼未來能將自立支援照護觀念的種子,傳遞給更多人,讓本縣長輩能夠於宜蘭在地安老、幸福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