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灣新聞中心】
由農糧署東區分署輔導羅東鎮農會辦理的「大糧倉計畫-豆榖食力 農田學習趣」雜糧食農教育體驗課程,於今114年9月至11月間順利舉辦五場次,活動日期分別為9月22日、9月23日、10月16日、10月23日及11月7日。活動邀請羅東鎮內國小學生約150人參與,透過實地農田體驗與手作課程,讓學童認識國產雜糧,培養珍惜食物與愛護土地的精神。
農糧署東區分署說明,課程以「大豆、地瓜」等雜糧為主題,內容結合田間觀察與DIY體驗。由青農老師以講解及問答方式向學童介紹國產雜糧的種類及相關知識,並帶領學童走入田間,近距離了解大豆與地瓜等雜糧作物的生長過程,感受土地的生命力,小朋友們親手體驗石磨豆漿、鹽滷豆花製作,並品嚐使用國產大豆所製成的豆漿麵,從農田到餐桌的完整學習,課程生動活潑,讓孩子們在歡笑中體會食物得來不易的道理。孩子們以滿滿熱情投入每一個環節,從有獎徵答、辨識雜糧作物到豆漿豆花DIY體驗,場場活動都洋溢著學習的喜悅與成就感。
農糧署東區分署表示,本次食農教育活動不僅讓學童了解國產雜糧的多元應用,更深化了「從土地出發」的生活教育意涵。未來也將持續推動相關食農教育活動,與學校、在地農會及農友攜手合作,讓更多孩子透過親身體驗,認識農業、珍惜食物,培養尊重自然與愛鄉土地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