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灣新聞中心]
宜蘭縣「蘇澳踅磺水:公共藝術計畫」 分為兩個主軸,作品部分邀請達達創意股份公司聚集國內外9位藝術家設置2件永久性及7件臨時性作品;民眾參與部分則由蘇澳在地團隊偶而會有限公司規劃一系列工作坊課程及導覽活動,帶領民眾也成為藝術家,透過藍曬圖創作呈現在蘇澳的生活記憶。
作品設置主題為「浸時空」,主要呈現「身體」於不同公共場域中旅行、觀察與聆聽的可能。計畫中邀請到景山 健、林舜龍、吳尚霖、尹洙竫、張惠笙、Nigel Brown、謝奉珍、莊馨怡及古睖久古等藝術家團隊投入創意,經由光影、色彩、影像、聲音與味覺的遊戲,在蘇澳探索有趣的故事及地點進行對話,創作過程中也邀請在地民眾、學生與遊客等,一起感受藝術品與空間結合的嶄新經驗。
這次永久性作品《光之域》來自藝術家林舜龍的創意,以潔淨的材質及簡約的手法,結合自然中的水聲、光影等變化,白天和夜晚皆呈現出不同的光影效果,提供觀賞者無限的想像;另一件永久性作品為日本藝術家景山 健的《水琴窟》,使用板狀的不鏽鋼板當作水琴窟聲音的響鳴板,頂部鋪設玻璃珠表現出冒泡泡的感覺,反映碳酸湧泉的特色。兩處可望成為蘇澳冷泉公園的指標性打卡景點。
創作臨時性作品的藝術家則是深入巷弄、冷泉區、七星嶺、蘇澳車站及晉安宮等。其中,韓國藝術家尹洙竫與在地民眾互動,著手研究蘇澳的飲食文化,探索地方食材,並將之與韓式大醬湯結合,既交換食譜也共創料理。預計在晉安宮與來往人們分享這段期間創作出的美食。
為擴大民眾對於公共藝術之認識及參與,偶而會有限公司偕同在地青年團隊蘇澳KPI和某某某的工具箱劇團,規劃一系列工作坊。第一階段工作坊的參與學員有15位,年紀最輕的僅13歲,最長的逾70歲,跨度一甲子的對話,讓課堂間充滿火花,激盪出蘇澳過去的故事、現今的觀察和未來的想像。
工作坊透過導覽、故事交流和參與方法的分享等方式,引導不懂或不熟悉藝術的學員,有信心和方法展開創作,經過五堂課以上的鋪陳,學員完成11件富含個人敘事的藍曬作品。
林文英、林學忠和藍佩令三人一組,作品《冷泉風華再現》回憶洗磺水的往事也展望冷泉公園的未來;莊文龍運用台語的七字仔,為每一處值得讚揚的蘇澳景點創作《蘇澳百景褒歌》,圖面彷彿躍起說學逗唱的歌聲;賴忠志則是從一萬年前蘇澳外海的亞特蘭提斯遺跡傳說,遙想兩萬年後蘇澳的建築樣貌,創作出奇想作品《22020》。還有學員江澤昀、李可薇、林婕妤、林惠君、林煜琪、柯淑英、陳麗紅、陳依萍、廖浚安和羅育縢的藍曬圖,即日起將在冷泉公園的冷泉交流館展至9月6日。
藝術家臨時性作品則在冷泉周邊展到9月30日,8月份每周假日更有多場導覽、講座和工作坊,豐富民眾一整個夏天。相關活動及藝術品介紹,歡迎追蹤「蘇澳踅磺水:公共藝術計畫」臉書粉絲專頁。